相信大家肯定还记得今年年初的时候股票杠杆有哪些,有人发现新课标改变会影响未来中考、高考选拔人才的要求,中高考卷子的出题目的也变了。就像出题人所说的那样,以后考察孩子的绝不是谁只会算题谁就厉害,题海战术培养出来的孩子注定会被淘汰。
未来的题目难度会有提高,但不是运算有多复杂,而是要求学生有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。看到一道题,首先想到的是标准答案可能并非现实答案,那就应以现实为主。其实在小学时就已经有很多这类题目了,可家长不理解,还以为是出题人故意为难。
“父亲50岁,儿子49岁”被打叉,家长生气质问:我孩子没做错!有很多小学阶段的题目难度超乎家长们的想象,简直是想给那些想亲手辅导孩子考上清华北大的家长一个下马威,告诉他们哪怕是大学学历来做小学的题目,如果脑子不够灵光,也还是会做错。
比如有一道思维扩展题很有意思,说一斤猪肉 3 元,10 斤猪肉多少钱。家长让孩子老老实实算,答案当然是 30 元了,谁知道老师却打上 4 个字:注意审题。众说纷纭,有人说肯定是因为学生没有结合实际。
展开剩余71%现实中买这么多斤猪肉,老板会给便宜的,比如批发价可能是 15 元,不然就挣不了钱了。也有人说这道题的问题在于这个学生算错了,在乘法考察的初级阶段,主要是要学生明白乘法的顺序,这道题应该先把 3 写在前面,以 3×10 = 30 元为宜。
同样的争议也出现在了另一道附加题目上,这道题目是附加培优题,显然针对的是一些想要提升智商的学生。一位妈妈生气地质问老师,说这道题目的答案虽然离谱,但只能是这一个正确答案。父亲50岁,99岁,请问儿子多少岁?
家长们冥思苦想后,让孩子用最简单的算式99 - 50 = 49岁,可是老师却给打了个红叉,还让家长再仔细斟酌,家长实在想不出来了。如果这种题目都有错,那只能说明是出题人出的这道题有问题,把父亲和儿子的年龄设计得不合理,父亲50岁,儿子算出来49岁,这不符合生物学常识呀。
一些思维比较发散的家长给出了一些较为跳脱的答案,比如说其实他的儿子只有1岁,因为这个爸爸总共有49个儿子,但这样的生育效率比鲶鱼甩籽还快,显然不太合理。而这道题目的真实答案其实是儿子49岁,原因是这样的:算式仍是99 - 50 = 49。
遇到不合理的题目,家长应该第一时间找漏洞,这才是辅导作业的意义不过有一个前提条件,小学生得想到一个问题,儿子49岁,而爸爸50岁,那肯定是因为爸爸已经过世了。所以在回答这道题时,在答案栏上应先写儿子49岁,然后再写父亲去世时是50岁,这样才比较合理。
可家长们不乐意了,这到底是数学题还是脑筋急转弯?这不仅仅是在考察数学能力吧。如果是为了让学生具备实际结合的能力,那完全可以出一些更实用的题,比如一把小提琴 700 元。
若要将其卖出,需要在成本价上增加利润,然后让学生计算一个较为合理的出价。家长们再教育孩子的时候,如果发现题目出的确实有问题,这种合理的怀疑精神是好的,出题人也会有弄错的时候,并且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。
辅导作业容易急眼,遇到这种比较烧脑的题目时很多家长就会暴躁发脾气,其实回头来想想,真没那么严重,一道简单的小题,中高考的时候不必涉及,那么就让学生长个经验留个心眼就好了。
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 发布于:四川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