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见过东北老铁在零下30度啃冰棍炒股加杠杆有什么区别,但见过广东靓仔在30度高温下造雪吗?
哈尔滨亚布力滑雪场单日接待量破3万,长白山万达度假区雪季营收屡创历史新高,沈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承包了半个东三省的寒假研学团——
当东北老铁正用零下30度的天然雪场征服全球滑雪佬时,南方老板却在流水线上狂造滑雪板:冰雪装备制造相关企业占62.72%;现存雪场相关制造企业约600家,其中南方省市的相关企业占比51.5%。
响彻粤省的造雪机轰鸣声中,即使是再嘴硬的粉雪爱好者,也得感叹一句,老天爷掌控冰雪,但掌控冰雪定价权,还得跟南方老铁商量。
冰雪装备制造:广东人搞雪比煲汤还认真
当东北还在靠“泼水成冰”短视频引流时,南方老板们已经默默承包了全国六成的冰雪装备企业——毕竟东北卖雪景是“老天爷赏饭吃”,南方造雪具才是“自己端牢饭碗” 。
爱企查数据显示,南方省市的冰雪装备制造相关企业占全国相关企业的62.72%,充分展现了南方地区的冰雪“实力”。
这其中最离谱的是广东——
1029家冰雪装备制造企业的硬核数据,向全国人民展示了什么叫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,没有需求创造需求,没有客户创造客户”的岭南商业哲学。
科学的尽头不一定是神学,但冰雪经济的尽头一定是螺丝钉、电路板和财务报表。毕竟东莞工厂的滑雪板刚下生产线,可能48小时就能出现在瑞士阿尔卑斯山;宁波造的造雪机,正在给迪拜室内滑雪场续命;至于广东老板?他们连冰墩墩供应链都能三天给你复刻出来。
外人以为广东冰雪经济是蹭热点,但行内人都懂,这是珠三角制造业的“基因觉醒”。在岭南人眼里,万物皆可供应链,从家电、手机到滑雪板,广东老板们深谙一个真理:“所有风口本质都是螺丝刀和注塑机的游戏”。
当北方各地还在攻坚直播间文旅产品时,珠三角老板们已经带着滑雪模拟器冲进了各大全球顶级展会,跟索尼和三星同台竞技。
你以为广东人只想分冰雪旅游的蛋糕?
太天真了!人家正在打造“冰雪工业复合体”:
中山能把造雪机成本压到进口货的跳楼价;东莞老板可以承包东半球大半的滑雪服代工订单;深圳的轻工实验室主导参与多项冰雪运动用品国家标准制定。
最科幻的是龙岗区的高巨创新,一手用无人机群人工降雪的技术独步全球,主打一个“冬奥会开幕式同款技术下放民间”。
京东消费数据显示,2024年南方滑雪装备消费超过北方,2024年滑雪装备销量占比TOP10省市中,有半数省市来自南方,包括广东、上海、江苏、四川和浙江;
滑雪装备销量增速TOP10省市中有8个来自南方,其中福建、安徽、广西、湖南、广东等地区销量增长均超过了100%。
南方人用实际行动证明,冰雪经济的本质不是等风来,而是造风口。
雪场风云:长三角正在冲入传统赛道
谁也否认不了东北在“冰雪经济”里的超然地位:长白山粉雪的丝滑触感是实验室复刻不了的浪漫,松花江上凿出的冰雕城堡藏着机器无法计算的匠魂,零下50度极寒测试场更是地球馈赠的科技资本。
但南方老铁们,擅于没有条件创造条件:
江浙沪包邮区雪场数量冲进全国第二梯队。
江西和浙江——俩冬天积雪不到10天的地方,雪场相关企业数量干到全国前五 。
根据爱企查数据显示,我国现存雪场相关制造企业约600家,其中南方省市的相关企业占比51.5%。
根据爱企查数据显示,北方雪场相关制造企业总计291家,而南方省市雪场相关制造企业总数达309家,江苏省、江西省、浙江省为南方相关企业的领跑城市。
值得注意的是,长三角三省(江苏、浙江、上海)企业总数达94家,只有我国雪场相关制造企业数量的榜首城市辽宁能稳压一头,是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。
杭州商场把真雪撒进奢侈品店,搞出“买爱马仕送滑雪课”;成都把火锅搬进西岭雪山的雪场,推出“麻辣烫配速降”套餐 ;深圳在从不下雪的盐田,硬生生砸出了超过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全真冰乐园。
上海更狠,预计在2025年新建30处新的冰雪场地,耀雪冰雪世界项目最受瞩目,总投资近70亿元,建成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35万平方米,每年将接待超过300万人次的游客量,成为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。
甚至有人专程打飞的来杭州考滑雪教练证——毕竟在江浙沪家长眼里,滑雪等级证书约等于常春藤入学券。
南北合璧:冰雪经济的终极答案
南方给北方最大的启迪是,冰雪经济运营的本质不是等老天爷赏饭,而是教老天爷做饭。
拉满的滑雪服产能和造雪机的“价格屠夫”地位,在于把冰雪变成可复制的工业品;
火锅配滑雪和奢侈品店造雪景,是在用商业想象力突破物理限制;
冬天卖冰雪研学,夏天卖滑雪模拟器,让南方的冰雪经济全年无休。
把冰雪经济拆解成流量、场景、数据的排列组合,是南方在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”的条件中给出的最优解法。
东北要做的,是跳出资源依赖,在冰雪经济里奋力发挥“主观能动性”,这才是中国冰雪经济的终极答案——这里做的最好的,是长白山。
除了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的自然禀赋,长白山还以"冰雪为媒",演绎着自然、文化与产业的共生辩证法:
满族萨满“雪祭”仪式、朝鲜族冰钓明太鱼等沉浸式文化场景;《雪山飞狐》武侠IP的场景还原,则让雪原穿越古今,赋予冰雪旅游以叙事张力;从雪地马拉松到高山滑雪训练基地,“冰雪+”产业链不断延伸;东北振兴、沿边开放与亚冬会承办机遇交汇,推动基础设施向国际化跃迁;长白山万达滑雪度假区,雪道数量多达43条,总长度达到惊人的30公里还是国内唯一一个被誉为“会呵护的港湾式滑雪场”的度假胜地。
这才是冰雪经济的终极答案——
当东北把松花江的冰、长白山的雪、漠河的冷都标注上“可开发价值”,当南方把东莞的流水线、杭州的直播间、深圳的实验室都接入“东北冰雪操作系统”,中国冰雪经济将诞生真正的王者逻辑。
这也是冰雪长白 东风日白 2025(第三届) 长白山论坛所追求的叙事:在东北振兴与民企突围的双重追问中,打造中国商业文明的“精神地标”,通过有筋骨、有温度的叙事,让区域经济故事成为读懂当代中国的最佳注脚。
本届论坛由吉林省长白山管委会指导,网财经主办,东北证券协办,柒依伍传媒承办,由爱企查特别支持,由觅山青梅酒提供指定用酒,并由东阳光鲜虫草作为指定礼品,论坛将于2025 年2月22日在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举行。论坛将以冰雪为幕,凝聚共识,集思广益,共同探索东北振兴的新路径——
当南方人用供应链颠覆物理规律,北方人用天地灵气重写商业法则时,这场冰雪战争没有什么输赢炒股加杠杆有什么区别,只有把蛋糕做到全球市场的中国玩家。